人們苦于為城市文化尋找空間,這不,顯德汪礦社區就啟用閑置的圍墻,將美麗的圖畫和精致的文字繪制到礦區主干道墻面上,使這些圍墻神采飛揚,成為彰顯個性,傳播文化的新興載體——文化墻。
一幅幅圖畫,皆在傳播文明、和諧、誠實、守信、孝道、勤勞,吸引了過往的群眾駐足觀看,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繪畫從孝老愛親到勤儉節約、到移風易俗,用不同的主題和設計串點成線,突出了“真善美、是三金,人之根、國之魂”的理念,促進居民文明習慣的養成。


他們打造文化墻的目標和宗旨是:讓墻壁會說話,以無聲的語言傳播社區文化的靈魂,讓文化塑造有品質的社區。文化墻不僅美化了環境、成為居民茶余飯后談論的熱點,也成為社區文化的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同時作為社區文化宣傳載體,也凈化了社區精神文明環境,對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養起到積極作用。
墻畫整體采用國畫風格,因村制宜,以村民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傳統國畫與習總書記的講話、村規民約、經典詩詞等相融合,讓每堵墻壁都會“說話”,讓“文化墻”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政策明白墻、美德教育墻、文明新風墻,使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更接地氣,易于接受。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志愿者們精心設計、潛心創作,用心、用手繪制出的一幅幅畫卷,不僅形成融傳統風格與時代特征的鄉村民居新風格,同時在鄉村也興起了墻繪文化,將藝術融入到農村生活,成了美麗鄉村建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村民每天走在路上,感覺像生活在一幅美麗的畫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