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莫名的很喜歡日式風格的Logo,這也不奇怪,熟悉的文字、熟悉的紋樣、毛筆的質感,都是與中式元素有這相同特點。
很多設計師和大眾都在捫心自問,為什么如此類似的元素,人家做出來就這么好看,我們差什么?這一期,小編總結了中式Logo的規律,提取中式的傳統紋樣、傳統元素,結合現代審美需求的特點,做出的中式風格的logo并不比日式的差,甚至更勝一籌。


一、印章風格:
印章式細分成三大類:直線印章式;古為今用式;漢字幾何構成。
(1)直線印章式:
直線印章式標志在印章形式中屬于難度最低的,只要用直線在規定好的幾何圖形內構成漢字即可。也就是像印章上的字體刻法一樣。
印章式的標志一定要注意空間的相對勻稱,正負空間勻稱,粗細盡量統一,需要對齊的部分嚴格對齊。
(2)古為今用式:
很多同學在借鑒古字的時候都犯了直接照搬的問題,篆書古字雖好。但是我們需要提取核心要點,結合實際情況兼顧識別性合理借鑒。
(3)漢字幾何構成:
幾何構成需要更多主觀感受的處理。幾何構成就是在筆畫的處理和穿插的形式上做技巧。結合[傳統紋樣],云紋啊,回紋,服飾紋樣,民族紋樣等等,都是你的靈感來源庫。


二、漢字圖形化:
其實就是傳統元素結合漢字的圖形化處理。漢字圖形化通常有兩種大的方式:一種是以圖形為主的,漢字融合其中;一種是漢字為主體,傳統元素作為點綴。
(1)圖形為主體:
這個方案的素字其實是比較偏向圖形化了,但是依舊能看出素的字形融合其中。設計這個方案的時候,大的骨架字形也是來源與古字,只不過將筆畫與古風山水的形態做了融合。
設計字形圖后,發現整體略顯零散破碎,所以墊了圓形為底反白處理。這種設計手法,你需要找到圖形與字形的關系,與之巧妙結合。結合是否巧妙主要是在于字形與圖形的筆畫走勢整體形態都必須契合。
(2)漢字為主體:
當圖形成為輔助的時候,你只需要把圖形合理巧妙的融合進字形內就行了。圖形形態要適合筆畫,走勢順應筆畫。還是很簡單的。
這里要注意的是,用來點綴的圖形不要過于復雜,元素不能太多,因為文字筆畫已經夠復雜了,如果加上過多的圖形元素、過于復雜的圖形結構,這個Logo也沒法看了,也不利于后期應用。另外,添加的圖形要具有行業特征,或者與案名相關聯。點綴即可,否則毫無意義。


三、傳統元素借鑒:
傳統元素真的太多了,所有的元素都可以成為你LOGO的靈感來源。上面漢字圖形化的那個方案就已經是偏向于具象形,但是核心的構成還是漢字。而這部分是以圖形為主。
將傳統元素常用的四種借鑒方法由淺入深歸納為:直接提取法;元素疊加法;
(1)直接提取法:
傳統元素中圖形化程度本身已經是非常強的元素了,直接提取傳統元素中可以借鑒和應用的部分來設計LOGO即可。其中有可以完全直接照搬的,也有需要提取部分再設計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直接照搬的傳統元素,一定是只能借鑒歷史比較悠久的元素,避免版權問題。
(2)元素疊加法:
就是提取兩到三個不同的傳統元素,通過合理的方式做加法。這種方式難點在于,找到兩種圖形元素的共性,將多種元素簡化、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