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的形象墻,可以說是公司的底蘊體現。構建企業文化墻,不僅可以將企業文化以平面化、規范化、特色化形像展現在每位員工面前,在視覺上形成沖擊力,在心靈上產生共鳴,還使企業文化精髓在潛移默化中扎根在員工心中,真正實現企業文化全員學習。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而企業文化墻是企業集企業文化精髓、企業員工精神風貌、企業團隊精神風采、企業開拓創新、奉獻社會精神光華等文化元素呈現出來。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創意十足的文化墻呢?企業文化“墻”,一定要是墻嗎?
不同的工作場景自然有不同的空間表達。文化墻是借辦公環境和空間對企業文化進行表達和傳播。園區、辦公樓、門、窗、樓梯、會議室、公共空間、工位、走道等都可以是“文化”的“墻”。
很多企業都認識到了文化墻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怎么執行落地,一起來看看別人家的公司關于“文化墻”的建設吧~
01.餓了么
餓了么的涮火鍋前臺非常具有企業特色,一進去就感覺有點餓。有趣的前臺設計有利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企業文化轉播的一次好公關。
無論是前臺造型的設計、還是企業文化的覆蓋,餓了么的前臺簡直是前臺中的一股清流。
用一口正在“冒熱氣”的火鍋當前臺,“鍋里”居然還配了雙巨大的筷子。
一個鐵藝儲物架上,由筷子、盤子、大麥構成的「e」字logo,十分具有餓了么特質,同時大麥也有著「大賣」的美好寓意。
△吃火鍋用的筷子、盤子給大家備齊了
小餛飩、老干媽、蔥油餅、芝麻餅……這些都被用作會議室的名稱,體現無處不在的“餓了么”文化。開會的時候發生的場景可能是——請你們去“雙皮奶”開會,或者請大家去“回鍋肉”等我…到飯點和沒到飯點都得餓了…
會議室墻面直接將各種口味的披薩模型上墻,企業產品特色撲面而來。
代表著餓了么創業精神的第一臺送快遞的電動車被展示在辦公室一角,創始人兼CEO就騎著這輛電動車送出了餓了么的第一份外賣,十分具有紀念意義。
總而言之,企業文化墻并不一定以單獨的形式存在,通過設計將企業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多項內容結合才能更好展現企業文化。
好的企業文化墻是公司的一道風景線,也是公司的一張名片,震撼客戶,凝聚員工,同樣吸引人才。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激發靈感,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展現方式!如果您有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需求,歡迎隨時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