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同年級,不同主題
班級文化墻的布置要考慮到學生的年紀和知識水平,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文化墻的主題和內容應有所不同。比如:
低年級的班級,能夠更加活潑一些,以懂禮貌、講衛生、愛學習等養成性教育或是培育好習慣這樣的內容為主;
中年紀的班級,則多注重紀律、道德等方面,將知識、趣味、教育融于一體;
高年級的班級,就要注重學生才能的培育,尊重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夠把文化墻的內容的選擇交給學生們來做。
2、不同時期,不同方向
班級文化墻是圍繞班級學習和生活為中心展開的,一個學期開始和學期中以及學期末,學生們的使命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做文化墻時,內容也要跟著學期的展開而轉換方向。
比如,關于剛剛入學的學生來說,文化墻要重在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在期中期末,則能夠展現學生們半個學期或是一個學期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而關于行將脫離學校的畢業生,要點就要在怎么棒他們樹立理想、新的目標。
3、交給學生原創,人人都是設計師
文化墻自身就是展現班級文化,而每個學生都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員。學生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老師大可放心大膽地將文化墻的設計和布置交給學生們來做。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加其中,體會當設計師的樂趣,加深自己在班級的歸屬感,展現自己的特長和風貌,培育文化素質。
班級文化墻的建設能更好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力,從而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