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文化墻是學校精神文明的具體體現,是一所學校獨特的精神風貌。校園的墻壁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讓墻壁“說話”,它是利用學校所有墻壁因素去陶冶感染學生,是一幅有“主體的畫”,是一首“無聲的詩”,但情深意切,融知識性、教育性、藝術性于一體,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目的。
學校遵循育人為本的原則,建設高雅別致、豐富多彩的校園墻壁文化。在環境建設中讓墻壁與花草說話,讓師生生活在如詩如畫的書香校園環境中,著力于校園“教育文化長廊”建設,時時處處為廣大學生提供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食糧,激發學生向上、從而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激起求知欲。
校園文化氛圍營造的主陣地之一是校園的墻壁。校園的墻壁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校園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然而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是熏陶、引導和感染師生職工情操和素質的巨大的推動力量。


首先是校園的墻壁文化能集中反映校園的文化精神與靈魂。能充分展示校園文化內涵的精神與靈魂,予以雕塑化、圖像化、藝術化。如在小學的墻面上有“歡樂似歌唱響彩色童年,體藝如花綻放和諧校園”的大幅對聯,“愉悅學校,成長快樂”的大型展覽窗,“快樂星期三,歡樂你我他”、“愉悅和諧”的大幅標語,校門正前方將有大型“愉悅和諧”雕塑成為學校的標志,正面墻壁將有大型的快樂學習雕塑群。體現學校幾代教育人辦學理念,是對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追求,是對愉悅和諧育人精神與靈魂的孜孜探求。
其次,校園的墻壁文化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優美的校園環境有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如詩如畫的校園墻壁風光、布局合理的校園的墻壁藝術、美觀科學的墻壁圖案設計、文明健康的全面教育宣傳等等,無不給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墻壁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學校,進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母。
再次,校園的墻壁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校園的墻壁文化建設是學校集體形象,要相互協作,團結奮進,要有助于一種友好互助的群體氛圍。一個充滿理想、團結友愛的集體會使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體會到集體力量的偉大,從而樹立個人服從集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集體主義思想觀念。
最后,校園的墻壁文化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試想:你會在地面光潔、環境優美的場所亂扔紙屑、隨地吐痰嗎?你會在賞心悅目的墻壁上亂涂亂畫嗎?多彩的校園文化適應了學生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避免了對學生人格塑造單一化的傾向。豐富多彩的墻壁文化活動一方面擴大了學生的交往圈,使內向孤僻的學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沉浸在喜聞樂見業務活動中,因注意力的轉移而沖淡和忘卻不愉快的心境,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戰國時“孟母三遷”說明環境熏陶的重要。讓有形無聲的校園墻壁“說話”,每塊墻壁堅定有力說出“我們的地球”、“我們的祖國”“前后五千年”“生活與美”等等。馬克思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
校園墻壁文化對學生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啟迪的作用,一個布局合理,生機盎然、整潔優美、蓬勃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墻壁文化,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必然產生巨大的影響。
首先,精心布置校園墻壁文化。在學校在營造綠化、凈化、美化的校園,小橋流水,假山湖水,曲池噴泉,相映成趣;楊柳依依,綠草成茵,鮮花四季開放,每當中秋季節,丹桂飄香,沁人心脾。學校精心布置校園墻壁,讓一草一木一墻一磚都能說話。如在某小學學校校門口用灌木剪出的“立志成才”四個大字,廣場中間是“愉悅和諧”的大型雕塑,辦學特色主題詞“快樂星期三,歡樂你我他”高高懸掛……漫步在校園里,到處都充滿了濃郁的教育氛圍,深深地溫暖每一個師生的心靈,這樣和諧的環境熏陶著每一個學子,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成長,將來如“鯤鵬”高飛。
第二、著力建設五大校園墻壁文化。即教室墻壁文化、辦公室墻壁文化、特殊墻壁文化。加強五大校園墻壁文化的建設來熏陶與陶冶學生,著名成功教育訓練專家傅中國說“卓越來自課外”。
學校教育模式對所在的每一個師生有著深刻的影響作用,然而校園墻壁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的外在體現。加強校園墻壁文化建設,創建“教育文化長廊”優化和諧育人環境還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的密切配合,只有大家都重視校園墻壁文化建設,以人為本,以成長為本,以將來為本,從事業的高度去建設校園墻壁文化,墻壁“說話”育人的功能才會得到真正加強,學生才能真正健康的和諧發展。







